讨好

@吴佩:我曾经有讨好人格,而且挺严重的。像我们这样在小城镇长大的孩子,需要多少次重建自我,才能在大城市里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
不怕被大家笑话,我也曾掏心掏肺追一个女孩儿被追到被PUA,也曾因为同事的评价就开始疯狂反省,有人批评我我就会想和他解释,有人觉得我侵害了利益我就退让。我见人都会习惯性微笑——害怕冲突,害怕表达。我尽可能做事妥当让大家都觉得舒服,其实最不舒服的是我自己,以及家人。后来我意识到,这是来自于自卑。

我也开始看弗洛伊德,开始看荣格,开始看阿德勒,开始看李银河。我意识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似乎是由两个自己组成的,一个在努力,一个在看管,自己给自己褒奖,自己给自己目标。再后来,陷入抑郁的我,看到了一句话:与其诅咒黑暗,不如歌颂黎明。就是那一天我换了个方式,剪了头发,办了健身卡,开始学我喜欢的赛车,开始看我以前不会喜欢的书,让朋友们向我推送歌单,请我不敢追的姑娘看电影……我逐渐意识到自己并不自卑。所谓自卑,只是我把别人的评价看得太重,而恰好这个世界并非全是善意。

我幸运地遇到了我太太,面对我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,她总是说why not,你去干吧!赞美、鼓励以及一起面对。“被鼓励”是最好的治愈。那两个自己,就融合在一起了。我想,那大概就是“自洽”吧。如果那是,我很幸运,在三十岁的时候自洽了。

我曾经尝试过学喝酒,玩桌游,打麻将等一切“合群娱乐活动”,都以失败告终。我开始反问自己的与众不同,比方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喜欢努力加班,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开个八万块钱的车出门就被门童要求停远点儿,我甚至觉得太太给我买几千块的衣服是浪费,我前几天缺个鼠标习惯性打开的是闲鱼而不是淘宝……这是不是一种“不配得感”?

我和心理医生朋友彻夜畅谈,熬到深夜他起身说,你并没有什么“不配得感”,你只是单纯地对一些东西没有兴趣,你的兴趣是工作,你喜欢工作。是把工作当爱好的人,你就坦然接受你寡淡的生活吧!他说,我是个怪人,要接受不同,也顺便接受不被理解。

慢慢地,我对“讨好”有了更深的理解,我理解讨好型人格里的更深层——“不讨好自己”。当然,后遗症就是我更加离群索居。比方说,我和我们圈子不太熟,我很少参加圈子里的饭局,没有别的原因,只是因为没人喊我,他们也知道喊了我也不会去——一个三十多的人端着一杯无酒精饮料问:“骰子怎么玩的?”,然后十点钟我就会哈欠连天地要求回家睡觉。

我不能完全理解别人,我相信别人也不理解我,但我相信“和而不同”才是多样性,所以我甚至“向人解释”的想法都没有。这段观点完全没有什么“采菊东篱下”的优越感,只是我清晰地知道自己会干什么不会干什么。不去为难自己,前提是我连自己都懒得去讨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