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正则言顺

“名不正则言不顺”,名字不正确则言语(及思维)就会很拧巴,我觉得这个望文生义的字面意思远比正统的含义要更深刻。思维虽然是超越语言的存在,很大程度上却又会被语言所屏障,而一旦找到了恰如其分的词汇,一切都变得顺畅自然。而当我觉得真正理解了某个概念时,也通常是我读懂了其字面意思的时候。

词语所传达的和内心所想象的概念重合时的感觉是美妙的,最近在总结梳理时,我时常感叹于语言的“力量”。很多时候,找到界定话题边界的恰当词语,乱做一团的思维就立刻豁然开朗,相应的行为也变得轻松顺畅。隐约觉得和语言学中索绪尔提出的能指和所指概念有关,语言实在是神奇的造物,近来对语言学的兴趣渐浓。

当然语言的“力量”建立在经验阅历的基础之上:要找到精确的词汇,首先要对于词汇的内涵和边界有明确的认知,而这种认知又建立在所经历的现实生活和接触过的诸多概念之上。不同人对词汇所指内涵的划定可能是有区别的,但至少对个人而言需要是明确而自洽的。

这让我想起了刚好最近在看的《骚动时节的少女》,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,内心翻涌却找不好恰当的言语表达,陷于“爱”与“性”概念的模糊边界,而无法“正确”向对方传达情感,在迷茫和痛苦的挣扎中成长。而这又让我想起了爱因斯坦的那句:“If you can’t explain it simply, you don’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.” 少年们的挣扎正是来因为“不懂”,所以不能将思维清晰的映射为语言,语言与思维似乎具有某种互为表里的一体性。

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可算做语言之外的另一种思维表达形式,但相对更模糊和抽象,不具有语言的清晰性,而这种清晰性正是语言的“力量”所在。这其实也解释了为什么数学需要更为精确的符号语言,而非相对模糊的日常语言,以将这种语言(或者说呈现思维的符号)之于思维的力量推向极限。

P.S. 我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互联网公司热衷于造词,赋能、抓手、链路、闭环等黑话层出不穷,只能说什么都是过犹不及。

P.P.S. 这么一想,“语言的力量”也是我对于中国信心的来源:我认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(以及共产主义)理论在“纸面”上是要比资本主义更好的,更关心底层民众的。或许现实上还存在差距,实践中会存在偏差或波折,但社会是不断进步的,而理论的文字是板上钉钉的,随着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,语言的力量必将推动现实的变革。“为人民服务”,“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”,“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”….即便当下也不乏受到这些言语“感召”而挺身而出的人,那些感动中国的人。对于理论的信念结合语言的力量让我相信未来是可期的。


福多的概念笛卡尔主义
用舌头分辨颜色的人